自互金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涛曾表示允许金融机构有序破产,该重组的重组,该倒闭的倒闭,增强市场的纪律约束。遵循这一原则,不少P2P网贷平台系统开始着手退出互金行业了。
![网络借贷.jpg 网络借贷.jpg]()
近日某深圳P2P网贷平台发布的以“海黄树”兑换提现的“奇葩”公告掀起轩然大波;6月1日,某安徽P2P平台曾发布一条“以酒兑付”的公告;而早在2013年10月,某山东P2P网贷系统平台突然停止正常提现时,老板竟称其名下有450万斤大蒜等多项资产,高价变现不成问题。
看客的眼光一下子都被“奇葩”的兑现物吸引去了,但是投资者的本金呢?眼睁睁看着钱被打了水漂,也明知道1万元现金抵一瓶酒的实物代替现金兑付都是平台的损招,接不接受都是亏钱,这些倒霉的投资者又成了没人管没娘奶的娃。
据观察,问题平台的抵债物通常都具有难以变现的特点。如果平台最终未能解决危机实现兑付,大多数投资者实际上是没有办法将手中抵债的实物变现的。对于P2P投资者而言,尤其是踩雷投资者,往往遭遇维权无门。但在现实中,踩雷投资者仍会走上荆棘密布的维权之路。
进入深度洗牌期,不少平台加速倒下,而事发时不论是媒体还是执法部门,都把焦点对准了平台,“兑付困难”、“暂时停业”,或者追问平台的公告和回应,鲜有把注意力集中在维权和追讨本金的投资者身上,或是一直跟踪事后处理中投资者是否讨回资金。
据悉,投资者维权成功案例非常鲜见,回款几率仅约两成,也就是说八成投资者虽然维权仍是血本无归,而且从已立案的P2P平台案件来看,投资者能取回的本金还不到投资金额的百分之四十。
所以投资者,在选择网贷平台时,一定要慎重。提前做功课,了解平台的资质和背景,还要知悉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抵押资产的变现能力、担保公司的偿付能力。有可能的话,甚至可以去项目现场一辨真伪。
通常情况下,平台想“以物抵债”,多半是因为现金流出现问题了,倒闭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投资者真不幸遇到“以物兑付”平台,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处理:如果平台与借款人存在真实借贷关系,那么平台应及时披露借款人的实际情况,并协助投资者进行维权;如果是没有真实借贷关系的诈骗平台,投资者则应收集和提供相应证据,第一时间报案,向公安机关及时反映情况。
还有业内人士建议,维权投资者应抱团维权。一般来说,P2P平台跑路后,投资受害人都不会太少,可以团结众人力量,共同收集证据,通过创建维权QQ群、集体发帖等途径抱团维权,扩大维权舆论影响力,给跑路平台施压,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以物抵债”奇葩兑付事件频出的症结,归根结底还在于互联网金融行业中缺少规范的企业倒闭清盘机制。有观点认为,应该在问题平台的清偿过程中引入专业托管机构。这样有利于在细节上把控该平台资金和债权情况,使平台有希望通过良性方式进行清偿工作,减小给投资人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
最近不少人都在呼吁监管不能再等了。监管可能会导致一部分的平台甚至投资者需要承担一定的经济损失,不过对于互金行业未来的发展来说,监管是势在必行之路。只有行业规范了,才能避免更多的损失,这是对投资者的一种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