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控作为P2P网贷系统的最核心的关注点,一直以来是我们都在时刻探讨的话题。因为P2P系统的特殊模式,对风险的把控就显得尤为重要。毕竟,有句话叫做知人知面不知心。连熟人都不一定能够完全做好风控,更何况是通过平台寻找到的借贷双方呢?
![P2P.jpg P2P.jpg]()
无论是通过什么方式,什么渠道进行融资,机构实现都需要进行风控。首先我们需要明白风控的目的是什么?风控的目的就是防止到期时暴露风险,债务人无法按时偿还。笔者的入门老师曾说过,风控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还款能力;二是还款意愿。
看过很多关于风控的文章,一般会列明对公司财务情况和行业的尽调等等,会列举什么行业尽调,什么财务尽调,什么基础资产的尽调等等。然后各项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等。这些东西很多人都已经讲过了,笔者就不在细讲了。不是说这些东西不重要啊,但是我们回过头想一想,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是真实的吗?我相信100%的人都会呵呵一笑,我们不能说他们提供的是假的,但是本着怀疑一切的态度,企业提供的财报,你自己会相信吗?答案是否定的。所以,本来我们就不认为它是百分百真实的,我们还要根据这个我们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的报表去做各种分析,有意思吗?我相信没有任何一家机构是按照产品说明书的内容来进行尽调风控的,那东西只是给投资人看的而已。
按照笔者的理解,现阶段优质企业的还款能力主要来源于“拆东墙补西墙”。什么是优质企业,能借到钱的企业就算优质企业。(不要问我是先有借到钱,还是先有优质企业?这就好比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因为只是现阶段。)当下的经济据砖家们说还处于下行期,还没触底。在这种环境下没有多少行业是好做的,大部分行业的利润被压缩,但仍有很多大企业能够借到钱。笔者接触过某500强排名中游的企业,通过某些渠道了解,整个集团基本处于空壳的状态,各个板块的盈利微乎其微。但在外界看来,这种企业仍是优质企业,银行仍然挤破头的去授信,证券公司也吵着去发债。
有人可能认为这是胡扯,举个例子,城商行贷款看什么?城商行看的是四大国有银行有没有授信。一看老大哥们有授信,ok,还缺钱吗?我给你点吧。当然抽贷的时候也是这样,一有风吹草动,一家银行抽贷,第二天所有的授信银行都来了。不能说所有的中小企业都是这么死的,但也占一大半。
能借到钱只是判断企业好坏的第一步,其次要通过银行、会计师、律师、担保公司等专业渠道来获得企业信息,这些信息往往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准确性,对目标企业或项目做一个比较理性的整体认识,我们称作“扫外围”。
最后,再看财务信息,在看的时候打个八折,甚至对折,也就基本接近企业的真实情况了,当然,纯粹的空壳公司就不在此列。
如何判断债务人的还款意愿?
还款意愿即实际控制人的还款意愿。所以考察一个企业的还款意愿就是考察一个人的还款意愿。
笔者一直认为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对一家企业进行尽调也是一样的,你看到的都是他想让你看到的,因为企业知道你想要什么,怎么做,怎么说才能获得你的认同,所以眼见不一定为实。
但古人有句话: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一个企业是一个团体,是由很多人组成的。领导管理层知道怎么说,怎么做可以获得机构的认同,但职工不一定都知道。通过与职工的交流可以获得很多关于这个企业的经营状况,关于领导的为人的真实情况。
所以,从职工作为突破口,来了解债务人的真实情况及为人才是更加接近真实的。想要做好风控,就必须要了解借贷双方的品行及信誉究竟是否达标。在网贷系统行业,信誉好才能拥有话语权。